让心理学效应帮助你的人际交往和生活,让生活中的怪现象不再奇怪。
理由效应
生病了,家人嘘寒问暖,做了很多可口的饭菜,但我们并没有任何感激,心里觉得这些都是应该的。然而,一句简单的“你生病了,多注意休息”从不太熟悉的人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个人心地善良,并且感动很久。
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熟悉的人偶然拨来一个电话安慰说“不要太担心,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们立刻觉得这个人值得交往。可如果好朋友仅仅说了这样的话,我们却觉得这个朋友白交了,连伸出手来帮助一下都不肯。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亲密程度不同的人身上,情绪感受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词叫“过度理由效应”。人们从潜意识中希望为事情找到相应的理由,寻找理由的过程是由浅入深,从外到内的。也就是说当我们从表面上找到了一个能够接受的原因,就不会往更深的层次上去思考了。当家人尽心照顾的时候,我们简单地将它归结为“血亲”,而忽略了其他的动机;朋友关心不够,我们简单地将它归结为“不够意思”,而忽略了对方当时可能并不了解情况等等。
过度理由效应在生活中是经常出现的:我们不擅长某一个科目,会将它归结为从小就不喜欢,而忽略了自身不够努力;于一个人交往不顺畅,会认为是两个人性格不合,而忽略了自身的性格弱点;当遇到一项难以完成的工作时,会考虑一定是时间不够充裕,而忘记了自己的工作经验不足。
对于自身的“过度理由效应”,我们可以尝试“拔萝卜”的方法。这个过程分为:看到、了解、深入、回顾四个阶段,就是从浅入深地找到事情的真相。比如朋友没有参加聚会,表面看来他是不够意思,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没有参加聚会就证明交情浅吗?自己最开始给出的理由也许并不成立,反而会把真正原因忽略了。
优势效应
与“过度”相对的是“恰当”,千万别随便给事情安个理由,而忽略了对心理状态的审视。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家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拿了一根拐杖,而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在他们出门不久,一场瓢泼大雨就下了起来。晚上他们归来的时候,拿伞的旅行者被淋得满身湿透,拿拐杖的旅行者则跌得浑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人很纳闷儿,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既然没带伞,也没有拐杖,怎么会一点事儿都没有呢?
第三个旅行者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拿伞的那个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被摔伤呢?”
拿伞的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的在雨中走,却不知雨中有风,伞遮不到的地方就被淋湿了;我走在泥泞的路上,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有摔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被淋湿而是摔伤了呢?”
拿拐杖的那个人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带雨伞,所以只能找那种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频频跌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完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沿着墙角走,遇到泥泞的道路时我慢慢地过,所以我既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
这虽然是一个小寓言,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许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为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而忘乎所以,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因为优势,我们少了警醒和戒备,从而把优势变成了劣势。所以我们往往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优势效应”,常常是人们的自足和虚荣的心理在作怪。
有些人自以为家财万贯或天资聪颖,所以忽略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最后坐吃山空,江郎才尽,完全是被先天的优势给害了。但也有人变不利为有利,因为不够聪明所以就刻苦用功,因为身体残缺所以就升华灵魂,最终成为成功者。
所以说,“塞翁失马,福祸相依”。当我们拥有优势的时候,要学会居安思危,同时要把自己的优势给“看好”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使优势最大化,从而弥补弱势造成的损失,这样才能用最高的效率取得成功。
增减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总是不喜欢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然而,人是复杂的,其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对方对我们的态度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转变时,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为此,心理学家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其中有这样一个实验:
被试为80名大学生,将他们分成四组,每组被试都有七次机会听到某一同学(心理学家预先安排的)谈有关对他们的评价。其方式是:第一组为贬抑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试缺点不说优点;第二组为褒扬组,即七次评价只说被试优点不说缺点;第三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缺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优点;第四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四次评价专门说被试优点,后三次评价则专门说被试缺点。当四组被试都听完该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他们各自说出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最喜欢该同学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这组的被试普遍觉得该同学如果只是褒扬或先褒后贬均显得虚伪,而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与有诚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其他同学关注信息:免费资料申请>> 咨询师通关培训>> 心理咨询师总站>>
课程安排
课程类型 | 热门班型 | 详情 | 授课方式 | 优惠 | 报名流程 |
心理咨询师经典辅导班 | 1280 | ![]() |
视频或面授 | 限时优惠 | ![]() |
心理咨询师周末面授班 | 3800 | ![]() |
视频或面授 | 限时优惠 | ![]() |
考研备考
本栏目资讯
更多>>高分学员经验分享
更多>>王同学
学心理改变生活。心理咨询师 我梦想的职业 感谢勤思助我实现梦想!
李同学
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是自己,给自己最佳的投资是学习,合适的策略是催化剂。
张同学
懒惰等于将自己淘汰!勤劳的蜜蜂没有时间悲哀!只要努力的学习,配合勤思的辅导没有通不过的。
推荐教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