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 就来勤思心理网

全科全程辅导 + 协议通关

电话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勤思心理学网 > 心理论文 >

关于创造力的经典研究

时间:2012-11-26 13:23:22 | 来源:勤思教育新闻中心 | 点击数:

  图2.创造的过程创造的本质和过程是创造力研究的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过程的各个环节做进一步的解释。

  1.“明确、理解遇到的挑战”是创造的前提。创造机会、形成问题。明确挑战的任务和目标是创造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创造主体现有能力的、过高的挑战可能引发人的忧虑,低于创造主体现有能力的、过低的挑战可能引发人的厌倦。因此,根据主体的能力,设计或提出恰当的、最佳的挑战,可以激发创造主体的兴趣和注意力。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一个人所处的学习环境能够为他恰到好处地提供挑战,就能激励他去探索、理解、不断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人通常会体验到一种高度享受感。我们把这种积极的生物反馈叫做畅流状态[3]。很多科学领域的研究表明,这种状态也正是学习效果最佳的状态。将这一研究应用到课程教学改革中,设计最佳的挑战、创设恰当的情景,为学生进行创造提供前提和保障。

  2.“探寻与挑战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是创造的基础。通过多种途径,将各种来源不同的观点、信息集中到所明确的任务或挑战中最重要的内容上,考虑自己已知的或想要知道的,找到问题的核心。此环节是创造的基础。

  3.“产生新想法或新方案”是创造的核心。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力,利用头脑风暴、联想等方法产生出尽可能多而新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这是创造的核心环节,也是发散思维的阶段,更是发挥创造主体综合能力的体现。

  4.“做出决策”是创造的结果。制订评估标准,利用批判性思维对产生出的所有新想法或方案进行评估,思考并调整自己的想法,选取最优的或通过改进和完善产生出最优的一、两个想法或方案。这是集中(或归结)思维阶段。它是创造的归纳总结环节。

  5.“付诸行动”是创造的结果。根据已做出的决策的需要,准备恰当的工具和材料,制定操作步骤和程序。试图尝试自己选择的想法或方案是否可行。在这一环节中,可能会在实践中遇到新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完善方案的办法来解决,同时也可以作为新的挑战,开始又一轮的创造过程。剖析创造的过程,明确各阶段的心理和行动上的变化发展,掌握各环节的特点,有助于人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创造。

  根据上述分析过程,可以找出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之间的区别,从而更适当、适时地加以运用。

  表1 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比较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帮助我们产生新想法帮助我们对已提出的想法、理论或主张在试验或证明前进行活动帮助我们提出有关问题的各种观点、解决方案以及可能的回答帮助我们解释复杂的、综合的想法和观点具有流畅性、独立性、敏感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帮助我们评估用于支持辩论的证据和事实,逻辑地评价、批评或筛选出最佳方案属于发散性思维过程属于集中性思维过程(四)经过创造产生成果具有创造性的人,通过创造活动,经历创造的过程之后必将产生出成果。在前面的解释中,我们已经阐明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成果即为创造。这里所指的成果实际上是一种形式的思维结果,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指一种新概念、新方法、新过程、新观念、新理论;另一类是指一种新产品、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无论哪一类,都突出一个“新”字。同时,创造出的成果应该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通过对模式中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创造的主体、过程与本质以及成果角度理解以创造为核心的创造力研究。通过实践发现,仅此三个方面是不够全面的。在研究创造力时,还要关注哪些因素可能对人的创造形成障碍,哪些途径和方法可能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创造力,也就是说,要关注“六角”模式中的另外三个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从不同角度更全面开展创造力的研究。

  (五)影响创造或创造力增长的障碍通过实践发现,有些人在进行创造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障碍,如缺乏信心,思维定式等,归纳起来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知觉、情感、智力、文化及环境上的障碍。

  表2 影响创造或创造力增长的障碍此处只针对“影响创造的障碍”加以阐述。至于创造力培养的途径和如何提高创造力,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处不赘述。

  二、创造力研究在新课程教材改革中的应用在各行各业都需要从业者尽可能发挥自己创造力的今天,剖析创造的过程和本质,理解创造的成果,克服、战胜并消除影响创造的障碍,从多种途径培养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士,肩负着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劳动者大军的使命,更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改革,[4]应用对创造力的研究结果,在小学科学教材的开发和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出要“基于科学启蒙,基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把培养学生创造力放在重要位置,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广阔的创造空间。

  (一)设计恰当的任务,使学生进入流畅的学习状态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置身于充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去探究知识的奥秘。学生积极地开展科学小观察、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也是知识在他们大脑中建构的过程。[5]刚刚获得的知识使他们有能力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获得更多的技能、更多的知识,从而形成一个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良性循环。在这种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到的知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在科学教材开发和实际教学中设计多种活动,努力让每个活动中任务与挑战的难度更符合(或稍稍高于)学生的能力,激励他们去创造,去发挥想象力,设法完成自己面临的挑战。

  (二)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产生新想法或新方案”是创造的核心,因此在开发教材时要以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指导,每个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包括能力、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尤其是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力,利用头脑风暴、联想法等方法产生出尽可能多的假设、解决问题的新想法和新方案。例如“有几种方法能让小球动起来”,“由‘电’一词你想到了哪些?”“畅想未来通讯”“设计一个磁控开关”等,这些问题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开展科学课教学时,制订恰当的评估标准,开展多种评价形式、多主体参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批判性思维对产生出的所有新想法、方案或成果进行评估,选取最优的或通过改进和完善产生出最优的方案和成果,评选出小发明家、小设计师等。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其他同学关注信息:免费资料申请>> 咨询师通关培训>>  心理咨询师总站>>

分享到:

与关于创造力的经典研究相关的信息:

特别说明:原创文章,合作媒体欢迎转载,转载关于创造力的经典研究请注明出处。非合作媒体不得转载,勤思心理学网版权所有!您可以从以下分类找到更多信息:论文
内容合作联系电话:010-52661371 。
责任编辑:yangyang
上一篇浅析大学生心理问题    下一篇: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

课程安排

课程类型 热门班型 详情 授课方式 优惠 报名流程
心理咨询师经典辅导班 1280 视频或面授 限时优惠
心理咨询师周末面授班 3800 视频或面授 限时优惠

考研备考

头条资讯
点击排行
填写表快速申请
验证码:
姓名:
电话:
问题留言:
大功告成!我 要

高分学员经验分享

更多>>
  • 王同学

    王同学
    学心理改变生活。心理咨询师 我梦想的职业 感谢勤思助我实现梦想!

  • 李同学

    李同学
    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是自己,给自己最佳的投资是学习,合适的策略是催化剂。

  • 张同学

    张同学
    懒惰等于将自己淘汰!勤劳的蜜蜂没有时间悲哀!只要努力的学习,配合勤思的辅导没有通不过的。

推荐教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