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同样如此,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甚至是多重人格,那究竟什么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的形成有哪些原因呢?!
浅析青少年多重人格
【摘要】 人格(personality)是发源于个体的,稳定的外在行为与内在体验模式;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而多重人格障碍(即MPD,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1)同一人身上存在2 种或多种不同的人格或人格状态,每种人格或人格状态均有相对恒定的对环境和自身的感知、关系和认识方式;(2)这些人格或人格状态中至少2种经常完全控制该人的行为[2]。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今人群特别是青少年群体面临着日益巨大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加之泛滥而又难以甄别好坏的新事物刺激与巨大的生存压力,使许多青少年的人格发生剧烈变化,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多重人格,甚至罹患多重人格障碍(MPD)[3]。本文将通过对几个病例的描述与分析,从中浅析造成青少年多重人格障碍的原因,并进行一定程度的讨论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 多重人格 精神分析
一、人格与多重人格障碍
1.1人格
在父母面前,我是个孩子;在师长面前,我是个学生;在班级里,我是同学,也是班委;在学生会中,我是部长……
在许多地方,许多不同的场合,我的确是“我”,但又表现着不同的自己。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在每一个角色里,我们是自己,又不完全是自己。面对不同情境,人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personality)。人格(personality)是发源于个体的,稳定的外在行为与内在体验模式;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如果以形象来表示,他们有着不同的名字、不同的装扮、不同的发式、不同的声调和面孔、不同的性格以及不同的生活等等。这恐怖吗?这令人担心吗?不,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讲,适时地展现不同人格,运用不同的人格力量去完成角色,便能在许多方面处理得从容,游刃有余。比如,用比较自信的人格,去应付具有竞争性的环境;用脆弱、神经衰弱的人格去赢得同情、获取依赖;用画家和艺术家的人格和身份,去应付上层社会等等。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多重人格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过频繁地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心理努力。
1.2多重人格障碍
但是,当多重人格成为一种人格障碍时,便会给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带去不幸,甚至危害社会。
多重人格障碍(即MPD,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1)同一人身上存在2种或多种不同的人格或人格状态,每种人格或人格状态均有相对恒定的对环境和自身的感知、关系和认识方式。(2)这些人格或人格状态中至少2种经常完全控制该人的行为[2]。
二、多重人格障碍病症两例
2.1例1杨某,女,16岁,初中三年级。自幼胆怯、孤僻、娇惯。半年前,父母吵架后父亲出走。自此情绪低沉,注意力欠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常无故旷课。一月前。发现言语荒谬,常称自己为“她”,自语“我害了她,拆散了她们一家,使她无法活下去”。经医生检查,初步诊断为多重人格障碍[4]。
2.2例2 赵某,女性,20岁,高中文化,高考时以3分之差落榜。此后间断出现发作性人格改变。发作时高声尖叫,数落、责骂、呵斥父母及朋友,高谈阔论。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后可自行恢复。患者平时性格内向,对父母顺从听话[5]。
三、针对案例的浅要分析
从例1中,我们可以推断,该病患先天气质类型偏向抑郁质(抑郁质气质类型特征:情绪体验深刻、情绪抑郁、多愁善感,不善交际、行为举止缓慢、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而父母的争吵,家庭生活的不幸福不美满,这些后天的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其抑郁气质;同时,父亲的出走成为导火索,使其多重人格障碍具体表现出来。可见,家庭氛围,特别是父母关系的不和谐是导致并诱发青少年多重人格障碍的原因之一。
最近,对具体的心理疗法稍有了些了解。也许,我们可以将“戏剧角色扮演”的心理疗法运用到该病例的治疗中,即针对病患的不幸遭遇编一短剧。可以选择在一安静房间里让病患观看此短剧,并由心理医生引导病患参与到剧中,释放其心理压力与积聚的情绪。已有证据表明,该疗法是针对青少年多重人格障碍的较有效疗法。但是笔者认为,固然,个体追求自我生活的幸福与美满是无可厚非的天性,但作为父母而言,请勇于承担自己对于子女成长的责任。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才是根本之道。
从例2中可以看到,该病患平日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但时而会被另一种完全不同于其平日表现的人格完全控制--高声尖叫,数落、责骂、呵斥父母及朋友,高谈阔论等等。其明显发病是在高考落榜之后,可以推测学习压力过大、学习上遇挫是导致并诱发其多重人格障碍爆发的原因。
通过对病例的了解与初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上两例的共同之处在于:青少年时不愉快的经历(如家庭、学业)及心理创伤是导致青少年多重人格障碍发病的重要原因。
四、讨论
这部分的讨论,我想结合近期人格心理学所学知识来进行。由于学习时间不长,对人格心理学我只是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因此理论深度必然不够,只是希望发表一些个人浅见。
4.1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其他同学关注信息:免费资料申请>> 咨询师通关培训>> 心理咨询师总站>>
课程安排
课程类型 | 热门班型 | 详情 | 授课方式 | 优惠 | 报名流程 |
心理咨询师经典辅导班 | 1280 | ![]() |
视频或面授 | 限时优惠 | ![]() |
心理咨询师周末面授班 | 3800 | ![]() |
视频或面授 | 限时优惠 | ![]() |
考研备考
高分学员经验分享
更多>>王同学
学心理改变生活。心理咨询师 我梦想的职业 感谢勤思助我实现梦想!
李同学
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是自己,给自己最佳的投资是学习,合适的策略是催化剂。
张同学
懒惰等于将自己淘汰!勤劳的蜜蜂没有时间悲哀!只要努力的学习,配合勤思的辅导没有通不过的。
推荐教材
更多>>